服务设计
燕千云平台提供了 ITIL 标准事件单、问题单、变更单处理流程,同时,也提供了企业自定义服务项并进行处理的能力。本文从服务管理和设计人员视角,说明企业如何使用燕千云平台进行企业服务管理。
概念说明#
服务项:企业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,例如权限申请、硬件设备报修等具体的服务 Item,服务设计人员可以为每一个服务项定义执行的具体流程。
服务目录与类别:服务目录与类别是组合在一起使用的,作为服务项在服务门户中展示的导航。
服务目录是服务目录树的根结点,每一个服务目录中有多个目录类别,目录类别之间是有层级的。一个服务项可以挂载在多个服务目录和目录类别中。
服务项类别:如果说服务目录与类别是服务项显示和使用的分类树,那么服务项类别则是这个服务项在管理和维护时使用的分类树。当服务项的业务属性分类和管理属性分类不能完全匹配时,将二者分开更加便于维护和管理。
定义服务目录与类别#
菜单路径:服务目录>服务目录与类别
新建服务目录:定义服务目录时,必须填写名称、编码,选择管理员和可编辑者。这里定义的服务目录管理员和可编辑者,可以维护这个服务目录以及目录类别。
新建目录类别:定义在某个服务目录中的目录类别,必须填写名称和编码, 还可以关联位置、填写描述。如果这个目录类别是子类别,还需要选择它的父级类别。
定义服务项与类别#
菜单路径:服务目录>服务项与类别
在有些企业中服务项的管理和维护是通过部门划分的,有些企业中也可能是通过项目小组划分的。因此,在燕千云平台中服务项类别有 2 种类型,分别是部门和人员组。
新建服务项类别:定义服务项类别时,必须填写名称、编码、类型(部门、人员组),设置管理者。服务项类别和目录类别相同,也是有层级结构的。
新建服务项:定义服务项时,必须填写名称、选择类型(物品、服务、记录生成)、选择所属的服务目录和服务项类别、设置显示的排序号。
定义服务项#
菜单路径:服务目录>服务项与类别
服务项定义#
服务项有 3 种类型,分别是物品、服务、记录生成,终端用户在服务门户上可以看到这些服务项,并进行申请。
物品:一般是申请一个具体的物品,例如申请电脑。
服务:一般是申请一项服务,例如申请宿舍、物业保修。
记录生成:这项申请会同时产生一张事件单或变更单,例如修改帐号权限。
服务项定义具体参考定义服务项
服务履行#
服务履行,即在终端用户提交了一个服务申请后,服务人员完成这个请求,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。
根据服务项类型不同,有不同的处理方法:
物品或服务:服务项定义时,需要选择流程引擎作为服务履行的流程,流程引擎可以使用工作流、执行计划或任务。
工作流:选择一条租户中的工作流
执行计划:选择一个租户中的执行计划
任务:在服务项中定义需要执行的具体任务、任务执行顺序,以及执行人。
记录生成:根据生成的记录(事件单、变更单等),履行对应的流程。
执行计划#
菜单路径:服务目录>执行计划
执行计划即是一组任务的有序集合,任务分为审批任务和执行任务,可以为每一个任务定义执行组、执行人、交付时间和执行顺序。
工作流#
菜单路径:应用设计>工作流设计
在工作流页面,点击进入设计器
按钮,进入流程设计器页面,设置工作流的节点,节点有审批、通知、任务等不同类型。
配置服务门户#
菜单路径:服务目录>服务门户配置
服务门户作为终端用户使用服务的入口,提供了一定的自助服务能力,如全文搜索、智能助理、知识中心等;同时,用户还可以在门户中进行服务申请,申请单。
燕千云平台为每一个租户预置了一个服务门户,管理员可以修改门户首页的设置,修改门户的 LOGO、顶栏颜色、背景图、组件布局和大小等。